院校+专业介绍 经济学院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在中国,有114年历史的大学不多,暨南大学是其中之一;在中国的大学中,经济学科有百余年历史的不多,暨南大学的经济学科是其中之一;在中国大学的经济学科中,设立经济学院四十年者不多,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是其中之一。 暨南大学是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创立于1906年;暨南大学经济类学科创建于1918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80年,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最早的经济学院之一。 经过百年积淀和暨大复办四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如今经济学院学科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质量优良、社会影响广泛,国际化日益凸显,学科排名在国内位居前列。
机构平台 经济学院现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统计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财税系、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6个教学系所,6个本科专业;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一级学科硕士点,金融、国际商务、应用统计、税务和资产评估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研究与咨询机构;有金融学、产业经济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3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82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40人,具有正高级职称45人,副高级职称59人,博士生导师46人,硕士生导师104人。教师中有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及国家高端外专等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名,珠江学者10人,霍英东教育基金奖获得者4名,省级各类人才工程入选者20余人。学院敦聘耶鲁大学、多伦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著名高校学者担任讲座讲授,其中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人。另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费因•基德兰德受聘为名誉教授。
科学研究 近5年,学院获批国家级课题5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5项(包括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获批省部级项目246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300余项。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金融研究所、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区域合作研究中心被评为优秀基地;金融研究所、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合作创新研究中心被评为省级重点提升平台,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平台。 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获得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0项;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1项。
国际交流 近5年,学院先后有30余人赴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进修。110多人(次)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匈牙利、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墨西哥、南非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交流;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境外学者来院访问和学术交流;成功举办2014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40余次,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服务社会 近5年,学院教师通过承担研究课题和以各种方式参政议政,为政府决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共承担了230多项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课题经费达2000多万元;3项成果入选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呈送党和国家领导人供决策参考;1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市领导人的批示;20多人担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及省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为省内外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举办多期管理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到1000多人。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由数学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和计算中心组成。2015年7月学院率先成立广东省高校首家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 学院现拥有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学),广东省第九批优势重点学科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拥有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2个专业学位点(电子信息、应用统计),与管理学院共建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与经济学院共建概率与数理统计硕士点。有13个科学学位硕士专业,4个专业学位招生专业与领域。有13个本科专业,其中包含4个国家级“双万”计划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网络空间安全、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为建设有特色的一流学科,学院将加强与各专业的协同融合,发挥学院现有的专业特长,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尝试。 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中心(网络安全检测与防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1个省级工程中心(广东省高校卫星导航芯片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网络安全检测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网络安全检测和防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无线应急通信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终端处理器SoC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薄膜光伏关键工艺与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大数据协同育人与应用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基因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量金融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技术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技术实验中心、数学技术实验中心),以及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材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个1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学院将逐步完善科研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协同创新,整合优势研究方向,设立若干个院级研究所,给予研究所更多灵活机制;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组织学院团队参与大项目的竞争和申报;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引导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加强科技交流,充分发挥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的专业与科研优势,着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方向和科研团队。近三年(2019年以来)学院共获批211个各类纵向项目,合同经费总计13567万元。标志性项目有:1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立项经费922万元;1个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立项经费3370万元;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计立项经费591万元; 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合计立项经费450万元;3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合计立项经费300万元。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学院夏志华教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我院获批的第3个国家优青项目;龙锦益教授当选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广州2021-2022届候任学术界AC委员、候任副主席。官全龙教授项目“大数据场景下的安全防护与智能分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学院宋凌教授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密码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温金明教授获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专家;龙锦益教授获批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王晓明、翁健、邓玉辉、邹先霞、余芳、张震、孙玉霞、魏林峰、周德华获得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吴小天、梁倬骞参与申报的成果获得二等奖。2019年赖俊祚研究员获国家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易清明教授获批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唐群委、李闻哲2位老师获“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吴永东教授通过“广东省珠江学者”答辩,温金明、魏凯敏2位老师通过“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答辩;2018年翁健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全国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100人;麦耀华教授在中国侨联“第七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大会”上,荣获“中国侨届贡献奖”二等奖;张传林教授获评2018年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翁健教授入选2017年“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时荣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荣誉称号;王晓明教授入选2017年“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徐毅老师入选“广东省青年特支计划”;刘双乾教授入选“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的“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基础,我院将坚决贯彻“吸引高层次人才、挖掘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思路,以政策创新、主动出击、以情引才为策略,打造人才工程新优势,构建创新人才新平台。借助广东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契机,通过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学术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才的培养,向“高水平、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迈进。 ►►► 招生目录
►►► 历年分数线
►►► 初试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1.《统计学原理》(第七版)韩兆洲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12 月。(注:如果没有找到第七版,2006 年 9 月第六版也可以。) 2.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及 Excel 数据统计分析》(第二版),韩兆洲、王斌会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年 4 月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 2 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2 版 (2011年 2 月 1 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平装),周纪芗 (作者), 茆诗松 (作者);中国统计出版社;第 1 版 (2007 年 12 月 1 日)
►►► 2022年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