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目录 [attach]172[/attach] 扫码进群 添加课程顾问老师微信:jnukyy,可进群与研友交流获取最新考研资讯【添加请备注xx年考研+专业+名字】 2023 年“哲学基础”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对中西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理论、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中西哲学的内涵与差异 的了解程度;考察考生是否同时能够正确理解和辨析中西哲学文献资料,解读哲学理论问题。 Ⅱ.考查范围 中西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理论、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中西哲学的内涵与差异,以及中西 哲学的互动与交流等相关知识。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论及其发展历程(40%) 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论及其发展历程(40%) 中西哲学的内涵、差异及其互动交流(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二)名词解释(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8 分) (三)简答题(4 小题选做 2 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多选不给分) (三)论述题(1 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 50 分) Ⅳ.试题示例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1.( )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康德的三大批判指《 》《 》《 》。 3.马克思说:“( )在自己的创造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 二、名词解释(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8 分) 1.仁爱 2.涤除玄鉴 3.见性成佛 4.四因说 5.先天综合判断 6.酒神精神 三、简答题(4 小题选做 2 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简述孟子的人性善思想。 2.简述阿奎那的“三位一体”思想。 3.简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4.简述禅宗史上南宗与北宗的区别。 四、论述题(1 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 50 分) 1.试述近代进化论与中国哲学的互动与关联。 2.谈谈你对现代新儒学的认识。 3.试论柏拉图的《理想国》及其影响。 4.请阐述你对科学与哲学之关系的认识。 Ⅴ. 参考书目 马工程教材:《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年第 2 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2014 年;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华书局,2017 年; 萧萐父:《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文津出版社,2017 年; 马工程教材:《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年第 2 版;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2 年; 马工程教材:《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下),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 2023 年“哲学原典与写作”复习提要 Ⅰ.考查目标 重点考查考生阅读与理解哲学原典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感悟能力;要求考生能把所学的哲学原理运用到对具体的哲学原典、实践活动、人生问题的分析上;关注当代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Ⅱ.考查范围 中西哲学的原典,当代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哲学原典的阅读与理解(30%)。 西方哲学原典的阅读与理解(30%)。 中西哲学的内涵、差异及其互动交流(40%)。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一)材料分析题(2 小题,每小题 45 分,共 90 分)。 (二)写作题(1 小题,共 60 分)。 Ⅳ.试题示例 一、材料分析题(2 小题,每小题 45 分,共 90 分) 1.材料: 《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言名以别矣。 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众人不察,乃反以仁自裕,而以义设人。诡其处而逆其理,鲜不乱矣。 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春秋繁露·仁义法》) 问题: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董仲舒的仁义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2.材料: 所以说,我有理由认为,假如一个城邦中全都是好人,人们会争着不担任公职,就如同现在人们争着担任公职那样。那时,我们就会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就天性来说,真正的统治者并不准备关心他自己的利益,而是打算关心他的臣民的利益。明白这一点的人,都宁可受惠于人,也不愿意承担加惠于人的麻烦。到此刻为止,我不同意特拉叙马霍斯的‘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的说法。眼下,这个问题尚不需要做进一步的讨论。不过,我始终认为,特拉叙马霍斯的‘不正义的人的生活比正义的人的生活更有利’的说法,倒是一个更诚实的说法。我们俩到底谁说的对呢?格劳孔,你更愿意过哪一种生活呢?那我就来复述一下前面的问题,以便我们可以按部就班地继续研究正义和不正义的利弊问题。以前说过不正义比正义强而有力,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证明正义是智慧与善,而不正义是愚昧无知。那么,显而易见,谁都能看出来,正义比不正义更强更有力。(柏拉图《理想国》)问题: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正义的理解。 二、写作(1 小题,共 60 分)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围绕“学以成人”的主题,着重开拓人的多重维度,并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问题:请结合你对中西哲学的认识,以“学以成人”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论文。 Ⅴ. 参考书目 郭齐勇主编:《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 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2 年; 凯特·L·杜拉宾:《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第 8 版)》,新华出版社,2015 年。 |
欢迎光临 暨大考研院_暨南大学考研论坛_暨大考研辅导网(jidaky.com) (http://jidak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